凯史的医学论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一文中,描述了中国传统理念中似曾相识的人体意象,即人体的细胞,或者分子原子、结构,犹如星系中离散而聚合恒星、行星等天体。传统的中国理念惯用的词汇是:人体小宇宙。不过,若言“人体星系”,似乎更加易于意象一些。
人体与星系的同构性
人体是一个多维复合的载体,同时存在着主源能量物质、过度能量物质和可见能量物质,这与星系的多维复合构造是一样的。人体的作为一个能量物质的实体,其细胞组织的维系,除了可见的淋巴、血管、神经等连接之外,还有更重要的磁引力场的整体离散聚合。这些细胞组织并不是挤压在一起,也不是离散得很远,而是由身体的磁引力场的布局而定位体内的细胞组织,让它们共存和互动。这犹如星系中央发出来的磁引力场支撑着整个星系的诞生、运转、演化。
凯史令人惊讶的发现是,该磁引力场的中枢在于大脑中央位置,并且通过全身的腺体而整体布局着全身的磁引力场之张力与收力。这可以解释,常人往往在紧急关头,突然会具有神奇的力量,这是人体以超光速的磁引力场之反应而瞬间达到全身,并且激发相应的腺体而让身体具有超常的力量。
而凯史还发现,调控人体大脑中央的磁引力场之运作的是人的情感实体。情感远非虚无缥缈的不可捉摸之存在,而是一种能量场更强的磁引力场之实体。该情感实体通过大脑的情感部位而调控着人体的磁引力场之张力与收力。事实上,凯史发现的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就是情感两次激发人体基因载体远古的生命终结程序而引发的。这种激发是由于童年及以后的岁月至少两次涌出绝望欲死的情感之流,而引起了身体自毁程序的运行,即引起了医学上所认为的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此症既然因情感磁引力场而发,自然也能因情感磁引力场而祛。
情感的等离子体之流动
情感不仅是实体,而且是活生生的实体,能够流动的实体。在人类文化概念未涉入之前,纯粹的情感之流,是人的心灵深处本质性的潮起潮落,让人作为生命之体验而具有深切而灵敏的存在感。纯粹的情感之流,是一种实体的等离子体之流。当然,等离子体之流,是凯史所定义的等离子体的概念,而不是当前科技应用的等离子体的概念。凯史的等离子体的概念,更加广阔和普遍,是遍布宇宙的至大至小的实体,具有磁引力场的属性。
这种情感等离子体之流,当其流自人体的宇宙灵魂之时,它是纯粹的纯净之流,当以人类文化概念描述的时候,接近于悲悯之流、宽恕之流、无畏之勇气、优雅之谦逊、无瑕之天真等等。这种情感等离子体之流,在其日益凝固的过程,沉淀为人类的诸多情感之风格和诸多道德之品质。造翼者将此情感等离子体之流描述为6 virtue,常见翻译为六美德,指的是流自神性之心的六种美德/真情之流:欣赏感激、慈悲、宽恕、谅解、勇气、谦逊。
这些情感之流,是生命自我充盈磁引力场生命能量的过程,也是可见人身载体与不可见主源部分更加紧密连接的过程。当其充盈而流动时候,生命的实体,超出有形的身体之外,而盈动在身体所在方位的更大的球形区域。这或许就是气场真正的来源。
基因载体的星系属性
可以想像,宇宙诞生了普遍性的类人型的生命载体,宇宙的主体意识乘载其中而探索造化之神奇。当此类人型生命载体定居某一星系之后,就会与该星系的磁引力场、能量物质元素互相适应,从而演化出特定星系的类人型生命族类,比如我们人类。人类的身体载具,不仅仅是地球行星磁引力场的一种适应形态,而且是太阳系、乃至银河系的一种适应形态。应该说,银河系的适应性具有更重要的分量,因为银河系的磁引力场在主源层面扮演着更加强大的主体性角色。换言之,人类目前的载体形态,更多地是出自于银河系的赋形,而不是太阳系或者地球行星的赋形。再换言之,人类的故乡在银河系中央,而普遍的类人型的生命的故乡在宇宙中央。
在新的时代,我们人类必须至少要将目光伸展到星系的层面,非不如此,我们无法理解我们的身体构造的宇宙来源,无法领会天人合一结构的深层肌理,也无法感悟人类族类整体深层潜隐意识的星系孕育之源和宇宙生命之源。
当人类的目光太多短浅的时候,会在一个小小的星球厮杀和争夺;当人类的目光跨越星系和宇宙的时候,人类才可能会以宇宙存在者的致意温暖地传递给其他的存在,共同致力于探索无穷的丰富的永不匮乏的宇宙。
作者:我剑无伤
圖:道名子
